你的位置:首頁 >> 理論學習與思想教育 >> 正文
美國金融危機的轉嫁與中國應對
此次美國金融危機是由于弱勢美元政策到強勢美元政策的轉換中出現了問題,打破這個循環(huán),美國只有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轉嫁危機。
第一、2003年以來,為了抑制房屋泡沫的過快增長,美聯(lián)儲的加息使房價下降,刺破了住房貸款的債務泡沫。美國天文數字般的政府債務、金融債務、公司債務、個人債務,在房屋抵押貸款這個基礎環(huán)節(jié)出現了違約和壞賬,之后蔓延到其他消費貸款及其金融衍生品的領域,倒金字塔形的債務大廈轟然塌陷,某些具有信用創(chuàng)造功能的衍生品失去了流動性,出現了嚴重的信用緊縮。
第二、金融危機出現之后,美國有能力也有渠道轉嫁危機。一個途徑是美國政府繼續(xù)增發(fā)貨幣,為本國的居民和金融機構買單,讓美元通貨膨脹,導致大宗商品漲價,推動別國的成本輸入型通脹,以及更多美元進入別國,造成別國本幣再發(fā)行的需求拉動型通脹。另一個渠道就是美國讓別國直接承擔外匯資產縮水或者債務內爆的損失。例如,2008年7月中旬,美國最大兩個房屋貸款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瀕臨破產,外國投資者總共擁有美國超過13萬億美元房利美和房地美長期債券,其中最大的5個債權國就是中國、日本、開曼群島、盧森堡和比利時,中國名列榜首。
第三、結合其他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可以看出,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貨幣金融中心國所制造的危機,以全球通貨膨脹和各國通貨再膨脹的方式,把債務成本轉移出去,其表現形式就是世界石油、糧食等大宗商品的危機以及難以承受美國轉嫁危機壓力的其他國家發(fā)生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危機轉嫁完畢之后,或許美國就會在新的平衡基礎上重新開始下一個相同的循環(huán)。
目前,中國承擔了美國經濟發(fā)展以及美國金融危機的諸多成本。因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第一、中國現階段亟需在金融、外貿政策上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改變經濟金融的發(fā)展方式,使對外開放服從服務于國內發(fā)展,使經濟發(fā)展的成果為國內人民共享。
第二、下大決心改變收入分配格局,從而擴大國內需求,尤其是國內消費需求,增加最終產品服務于國內經濟的比重,這樣既可以替代過多的貿易順差,又可以實現經濟社會均衡發(fā)展。
第三、中國需要擴大主權信貸,即利用我國國家金融體系自我創(chuàng)造的自主性資金,為國家整體改革和發(fā)展提供基礎性資本;在制定國內宏觀調控政策和金融政策中,處理好開放和保護的關系,保持獨立性,體現主權性。
第四、宏觀經濟政策要加強對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領域的調節(jié)和控制,增加政策措施的定向性和針對性,避免傷害到外貿相關度低的國內經濟部門的生產發(fā)展,避免出現通貨膨脹和經濟低增長并存的局面。
第五、面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積極主動防范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由于金融衍生品已經在西方國家引起極大的混亂,要謹慎地發(fā)展金融衍生品市場。
第六、既要與不合理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尤其是與美元保持適當的距離;又要積極、務實地推動改變收益和責任極不對稱的國際貨幣體系,例如,逐步減少商品的美元標價及交易機制,啟動和逐步推進人民幣在對外貿易中的結算比例,推動建立區(qū)域貿易金融合作機制等,擺脫受制于人的狀態(tài)。 ?。ㄗ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